哪些行为会影响宝宝的专注力?家长必看!
2025-05-21
网上流行一句话:专注力强的孩子往往更细心,学习时也更容易投入,未来可能成为学霸。的确,良好的专注力是孩子未来学习成功的重要基石,但它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呵护。
什么是专注力?它有哪些特点?
专注力,简单来说,就是将精神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活动的能力。它贯穿人的一生,影响着我们学习、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专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:
1. 集中性专注力: 指的是对周围环境的警觉程度,尤其是对突发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。例如,当我们在街头行走时,突然出现的车辆或动物会立刻引起我们的注意,让我们迅速做出反应,避开潜在的危险。
2. 选择性专注力: 指的是在众多信息中筛选出需要注意的目标。例如,家长在幼儿园众多穿着相似的小朋友中,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孩子,孩子也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父母。
3. 交替性专注力: 指的是能够将注意力从一件事物顺畅地转移到另一件事物上。例如,当我们正在专注地做家务时,突然的敲门声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,让我们想去查看是谁来了。
4. 持续性专注力: 指的是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物的能力。例如,学生可以专注地写作业20分钟,认真听讲40分钟等。
5. 分配性专注力: 指的是同时将注意力分配到两件或更多件事情上的能力。例如,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,或者一边唱歌一边跳舞。
对于宝宝来说,这五种专注力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任何一种能力的欠缺,都可能影响未来的学习,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。
不同年龄段的宝宝,专注力有何不同?
* 一岁以内的宝宝:专注时间通常不超过15秒。
* 一岁半的宝宝:专注时间可超过5分钟。
* 2岁宝宝:专注时间约为7分钟。
* 3岁宝宝:专注时间可达8分钟以上。
* 4~5岁宝宝:专注时间约为12分钟。
* 5~6岁宝宝:专注时间一般为15~20分钟。
* 7~10岁宝宝:专注时间可维持在20~30分钟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所指的专注时间是指在进行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时,例如写作业、做功课、听课等。
专注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吗?
答案是肯定的。通过适当的训练,宝宝的专注时间会逐渐延长,专注力也会得到改善。
专注力训练对宝宝有哪些益处?
1. 提升学习效率: 经过专注力训练的孩子,上课和写作业的质量会明显提高。
2. 增强学习能力: 专注的孩子更善于独立思考,主动探索未知,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3. 树立自信心: 注意力集中的宝宝更容易获得成功,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。及时的鼓励和奖励会让他们更加自信。
4. 培养毅力: 长时间专注地玩一个玩具,可以潜移默化地锻炼宝宝的耐心和毅力。其他专注力训练也能帮助孩子克服散漫的习惯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并培养他们冷静沉着地处理问题的能力,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。
哪些行为可能会破坏宝宝的专注力?
在育儿过程中,家长的一些无心之举,可能会对宝宝的专注力造成不良影响:
1. 过度限制: 有些家长经常把“这个不行”、“那个不可以”挂在嘴边,却没有提供合理的替代方案。这会在孩子心中造成压力,导致他们无法专注于当前的事情。
2. 不合时宜的关心、干扰和催促:当孩子专注于看书、玩积木或游戏时,一些家长会时不时地询问:“宝贝,你饿了吗?渴了吗?要不要上厕所?” 这些看似关心的询问,实则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本来就比较弱,频繁的干扰会让他们失去对当前活动的兴趣。
3. 玩具过多:家里玩具过多,会让孩子眼花缭乱,无所适从。有些家长工作繁忙,习惯把孩子放在地垫或床上,再放上一堆玩具。过多的视觉刺激会让孩子应接不暇,无法深入地把玩一个玩具,自然也无法从中获得乐趣,更谈不上专注。
4.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: 长时间观看手机、平板、电脑、电视等电子设备,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,还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。孩子的眼睛如果长时间处于动态追踪的状态,就很难适应静态的画面,例如看书、看卡片或进行静态游戏。
此外,长期使用电子产品还会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。科学研究表明,长期观看电子产品的孩子的脑电波呈现一条直线,缺乏思维活动的反映。家长给孩子读书讲故事,孩子会通过想象来补充画面,这会让他们的大脑更加活跃,注意力也更加集中,因为他们同时调动了视觉和听觉,大脑的前庭觉高度集中,这是多感官的同时刺激。但如果孩子长期被动地接受动态画面,无需思考和想象,画面就会直接映入眼帘,这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展。
5. 高压的家庭氛围: 父母或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,或者家长经常对孩子发脾气,都会让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。这种提心吊胆和恐惧的情绪会导致孩子压力荷尔蒙分泌增加,并长期存储在大脑中,严重破坏孩子的专注力。因此,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专注力培养至关重要。当孩子身心放松时,他们的注意力自然会更容易集中。
6. 缺乏耐心: 有些家长总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,孩子做不到就不断催促。在不停的催促中,孩子会手忙脚乱,没有时间去思考。家长应该放慢节奏,给孩子一些时间去思考、去反应、去动手。只有通过反复的操作和尝试,孩子才能逐渐培养起专注力。
7. 缺乏亲子互动游戏: 与宝宝一起玩游戏,不仅可以增进亲子感情,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保护,更容易在游戏中找到乐趣,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、理解能力、判断能力和协作能力,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。
总结:
如果发现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,上课不认真听讲,写作业不专心,听不懂指令,也不配合老师的要求,家长就需要注意了,孩子的专注力可能出现了问题。家长需要自我检查,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上述问题,并及时改正,避免这些因素导致孩子的专注力越来越差。
莱西市暖心家政提供 月嫂 育婴师 护工 保姆 钟点工 保洁等家政服务
电话 15165328162
上一篇: 产后腰痛:新妈妈的常见困扰
下一篇: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成因与特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