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妈妈必看: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,你做对了吗?
2025-05-12
几乎每天,我们都会接到新手妈妈们关于哺乳的各种疑问。作为新手妈妈,能够坚持母乳喂养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挑战。由于缺乏经验,遇到问题时又难以随时请教,加之来自长辈们“好心”却可能“不专业”的育儿建议,常常让新手妈妈们感到无所适从。
其实,哺乳期间妈妈们遇到的难题大多相似。今天,我们就将这些常见问题归纳整理,不求深奥理论,只求通俗易懂、实用接地气。希望你看完之后,不会觉得“天哪,喂个奶怎么这么多讲究!”
Q1:吸奶器有必要买吗?
A: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建议备一个。
哺乳期拥有一个吸奶器确实很有帮助。推荐选择电动吸奶器,手动款比较费力,月子里用几次可能就容易手腕不适。市面上一些国产品牌性价比不错,偶尔使用足够解决问题。
Q2:躺着喂奶可以吗?
A: 可以,但要注意姿势。
躺着喂奶是可行的,但务必采取侧卧姿势,避免宝宝仰卧。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喂奶,都要确保宝宝的身体整体朝向你,而不是仅仅扭过头。
Q3:母乳几个小时喂一次?
A: 听宝宝的“指挥”。
母乳喂养的频率通常高于配方奶喂养。新生儿一天可能需要喂8-12次甚至更多。随着宝宝长大,胃容量增加,喂奶间隔会自然延长。记住,母乳喂养的核心是“按需喂养”。
Q4:月子里奶水感觉不够,可以加喂奶粉吗?
A: 最好避免。
这里想特别强调,分娩后尽快开始喂奶(如1小时内)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。如果在产后1-2天内成功进行首次哺乳,通常之后母乳喂养会顺利很多。
很多新手妈妈担心月子里奶水不足,宝宝吃不饱,于是想先喂点奶粉。其实多数情况下这是不必要的担忧。只要妈妈适当多喝水、喝汤,让宝宝勤吸吮,单次喂奶时间尽量长一些,通常能满足宝宝需求。
总之,不建议轻易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添加奶粉,坚持纯母乳喂养非常有益。
Q5:如何判断宝宝喝饱了?我的奶水到底够不够?
A: 看体重和排泄量。
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、体重增长正常、每次喝奶后看起来满足,基本可以判断母乳喂养是成功的。
宝宝出生第一个月,通常每天至少小便6次、大便3-4次。之后大便次数可能减少,甚至可能隔天或几天才一次。只要大便质地柔软,宝宝精神好,无需担心。
Q6:哺乳期不戴文胸可以吗?戴着实在不方便!
A: 建议佩戴。
建议从孕期就开始佩戴专门的哺乳文胸,最好选择有软性支撑且材质为纯棉的款式。乳房在孕期就开始发生变化,因此保养不容忽视。
Q7:我的奶太多,宝宝喝不完,挤出来的奶怎么储存?冰箱拿出的奶要加热吗?
A: 储存需注意细节。
多余的母乳挤出来后,如果是密封冷藏保存,建议在72小时内喝完,否则应丢弃。冷冻保存则至少可安全保存1个月,若有独立冷冻室,甚至可保存3-6个月。
冷藏母乳食用前应加热至室温(约20-22℃),冷冻母乳可先移至冷藏室解冻再加热。切记不可用微波炉加热母乳或配方奶。解冻后的母乳应在24小时内食用,不可再次冷藏或冷冻。
Q8:每次喂奶前都必须要清洁乳头吗?
A: 偷个小懒也无妨。
母乳喂养是有菌喂养,妈妈乳头及周围皮肤的需氧菌,以及乳管内的厌氧菌,对宝宝都是有益菌。过度清洁甚至消毒乳房是不推荐的。比如,用湿巾擦拭乳头或每次用清水冲洗,对宝宝可能弊大于利。
个人建议:要么做个“懒妈妈”,抱起来就喂;要么喂奶前用湿毛巾简单擦拭一下即可。
Q9:宝宝总是吐奶,是不是有问题?该怎么办?
A: 多数情况是正常的。
吐奶或溢奶是新生儿常见现象。大多数情况下是生理性的,无需特殊处理,随着宝宝长大会自然减少。
每次喂奶后及时拍嗝可以减少吐奶次数。对于易吐奶的宝宝,喂奶后尽量保持直立姿势半小时再躺下。睡觉时,最佳体位是躺在有15-30度倾斜度的床垫上(不仅是抬高头),身体可半侧卧,但避免左侧卧,以防诱发呕吐。
只要宝宝吐奶后没有不适、精神状态好,一般无需过度担心。
Q10:乳头上有小白点,一碰很痛,这是什么?
A: 当心乳腺堵塞。
如果宝宝喝完奶后,仍感觉乳房内有硬块,且喂奶时乳头有刺痛感,妈妈们要注意了。先检查乳头是否有小白点,如有,说明可能存在乳腺堵塞。
个人经验:可用消毒过的针头小心挑破小白点,然后用手挤奶方法排出硬块中的淤积奶水。也可尝试让宝宝多吸吮。若无效,建议就医。
Q11:都说母乳最有营养,那还需要补充鱼肝油或DHA吗?
A: 补充维生素D即可。
母乳营养丰富,但唯独维生素D含量较低。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生后约15天起,就可开始补充维生素D,每天400国际单位(可用纯维生素D制剂或鱼肝油替代)。无需额外补充DHA,因为DHA最初就是从母乳中发现的,母乳本身已含有。
Q12:母乳宝宝需要额外喝水吗?
A: 通常不需要。
母乳和配方奶中大部分都是水。6个月内未添加辅食的宝宝,在无特殊情况下(如发烧、尿黄等),一般不需要额外喝水。过多饮水会增加婴儿肾脏负担。
世界卫生组织对纯母乳喂养(exclusive breastfeeding)的定义是:只给孩子喝母乳,除药物、维生素、矿物质滴剂外,不喂任何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。
也就是说,要做到宝宝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,不仅不能添加辅食,连水、果汁、蔬菜汁等都不能喂。
Q13:我感冒发烧了,还可以喂奶吗?能吃药吗?
A: 不必硬扛,该用药还得用。
妈妈感冒后若未用药,戴口罩继续喂奶即可,宝宝还能从乳汁中获得抗体。如果生病必须用药,应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。有些药物对宝宝影响不大,可以继续哺乳。
哺乳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相对安全药物包括:
感冒: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(用于退热)
湿疹:莫米松、丁酸氢化可的松(短期、小面积使用)
便秘:开塞露、乳果糖
过敏性鼻炎:布地奈德鼻喷剂、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
腹泻:蒙脱石散、口服补液盐、益生菌
感染:阿昔洛韦
乳头咬伤:羊脂膏,或金霉素软膏、莫匹罗星软膏(外用,喂奶前需清洗乳头)
Q14:得了急性乳腺炎还能喂奶吗?
A: 除非很严重,否则继续喂。
如果乳房发红、有肿痛的硬块,并伴有低热,很可能是急性乳腺炎。此时应坚持哺乳,这有助于疏通阻塞、缓解肿胀。两次喂奶间可用冷敷进行物理治疗,直至红肿缓解。
如果是化脓性乳腺炎,建议暂停哺乳,积极治疗,但仍需定时挤出乳汁,保持乳房排空。
Q15:宝宝一吃完就拉大便,这有问题吗?
A: 不用担心。
很多宝宝有喝完奶就排便的习惯,妈妈们无需过度担心。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糊状,可能带点奶瓣、酸味,甚至有点黏稠,这都是正常的。大便偏稀、带泡沫、排便时排气等也无需过多干预。
只要宝宝进食、生长正常,精神状态好,就没必要人为干预或用药。
Q16:哺乳期间要特别忌口吗?饮食上要注意什么?
A: 没那么多讲究,均衡最重要。
哺乳期饮食确实无需过于严苛。只要不过量食用容易回奶或过于寒凉的食物即可。最重要的是均衡膳食,不偏食,荤素、水果蔬菜都要摄入,建议每周食物种类尽量丰富多样。
Q17:我怎么一直都没有涨奶的感觉啊,是奶水不够吗?
A: 不一定。
有些妈妈整个哺乳期都很少感觉涨奶,但宝宝生长良好,说明奶水是足够的。尤其是在产后约3个月后,乳汁分泌会与宝宝需求达到供需平衡,涨奶现象会明显减少。
Q18:来例假那几天还能喂奶吗?都说来月经后奶水就没营养了,是这样吗?
A: 当然可以,别听信谣言!
请记住,来了月经照样可以喂奶。月经期间,哺乳妈妈的奶量可能会有所减少,乳汁成分(如蛋白质、脂肪比例)也可能略有变化,这可能暂时引起宝宝消化不良,但这只是暂时的,对宝宝无害。
无论经期前后,妈妈都无需停止喂奶,也不用担心月经会影响正常的哺乳。
Q19:我的奶有点清淡,像水一样,婆婆说没营养了,让我加奶粉,怎么办?
A: 千万别加!
外观清淡的奶水不一定营养差,只是成分不同。每次喂奶时,先出来的叫前奶,通常较稀,富含蛋白质和水份;后出来的叫后奶,较浓稠,富含脂肪和能量。前奶解渴,后奶提供能量。
最好让宝宝每次都能喝到前奶和后奶。
与牛奶、配方奶相比,母乳的营养素种类、搭配比例以及抗体等,是其他奶类难以比拟的。
Q20:刚喂完奶没一会儿宝宝就哭了,再喂的话他没吸几口又不要了,这到底是吃饱了呢还是没吃饱?
A: 也许只是吸吮需求没满足。
这种情况不一定代表宝宝没吃饱,可能只是他的吸吮需求还没得到满足。这时,一个安抚奶嘴或许就能满足他。当然,如果宝宝喝奶后仍持续哭闹,对于小月龄宝宝,需要考虑是否是肠绞痛。
Q21:好想去烫头发啊,但都说哺乳期间不能烫发染发呢,那化个妆行吗?
A: 哺乳妈妈也要美美哒!
个人倾向于崔玉涛医生的观点:烫发剂、染发剂等通常不会通过乳汁被宝宝摄入,不必过于担心。烫发、染发、美容、化妆、纹眉、纹身等,一般不影响母乳喂养。
只要避免宝宝直接舔舐刚烫过的头发或化了妆的面部,就没问题。漂亮的妈妈哪个宝宝不喜欢呢?当然,如果你仍然很担心,那可以暂时忍耐一下。
Q22:宝宝最近一个礼拜才大便一次,也没有不舒服,大便也软软的,是便秘吗?
A: 很可能是“攒肚”。
随着母乳喂养普及,有些宝宝几天甚至15天不排便,但并无痛苦表现,排出的大便仍是黄色软便,无硬结,量也不多,这种现象称为“攒肚”。它通常发生在2-6个月大的宝宝身上,是因为宝宝消化能力增强,能充分吸收母乳,产生的食物残渣不足以刺激排便。
“攒肚”与便秘的区别在于大便性状,此外,“攒肚”排便时无痛苦,排出量不多、无硬结等。
Q23:宝宝突然不爱喝奶,喝几口就不要了,真急人!
A: 可能是“厌奶期”到了。
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,从出生开始每天吃同一种食物,一段时间后可能会产生厌恶喝奶的情况,这就是“厌奶期”。多发生在4-6个月大时。
厌奶期表现为奶量暂时减少,胃口不佳,但宝宝发育正常,活力很好。通常一个月左右会自然恢复食欲。
Q24:想给宝宝断奶,有啥诀窍吗?
A: 记住以下几点:
1. 时机: 春秋两季是断奶比较适宜的季节。
2. 前提: 最好等宝宝已经正常添加了辅食之后再考虑断奶。
3. 过渡: 断奶前让宝宝适应使用奶瓶喝水或母乳。
4. 方法: 先从断掉一顿母乳开始,若改喂配方奶,可让家人代劳。
5. 过程: 随着喂奶次数减少,奶水分泌会相应减少,直至完全回奶。
6. 禁忌: 切忌使用涂抹辣椒水、苦瓜汁等强制手段。
7. 避免: 不能突然断奶或妈妈突然消失几天,这对宝宝心理冲击大。
8. 原则: 断奶应循序渐进,切忌操之过急。
Q25:母乳喂到什么时候最好呢?有人说6个月后奶水就没营养了,是这样吗?
A: 请坚持!
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,喂养时间越长,宝宝获得的益处越多。世界卫生组织和众多专家建议:6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,并鼓励妈妈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时间,至少哺乳1年或更久。
结语:
对于新手妈妈来说,哺乳的过程确实像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坚持就是胜利!也许你会遇到很多困惑和难关,甚至因为家人的不理解或缺乏科学知识而受到干扰。但请一定不要轻易动摇继续母乳喂养的信心。
有时候想想,再怎么坚持又能喂多久呢?最多一两年而已。母子间这样肌肤相亲、紧密相融的时光,是以后再也难以复制的宝贵经历。
其实,哺乳期间妈妈们遇到的难题大多相似。今天,我们就将这些常见问题归纳整理,不求深奥理论,只求通俗易懂、实用接地气。希望你看完之后,不会觉得“天哪,喂个奶怎么这么多讲究!”
Q1:吸奶器有必要买吗?
A: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建议备一个。
哺乳期拥有一个吸奶器确实很有帮助。推荐选择电动吸奶器,手动款比较费力,月子里用几次可能就容易手腕不适。市面上一些国产品牌性价比不错,偶尔使用足够解决问题。
Q2:躺着喂奶可以吗?
A: 可以,但要注意姿势。
躺着喂奶是可行的,但务必采取侧卧姿势,避免宝宝仰卧。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喂奶,都要确保宝宝的身体整体朝向你,而不是仅仅扭过头。
Q3:母乳几个小时喂一次?
A: 听宝宝的“指挥”。
母乳喂养的频率通常高于配方奶喂养。新生儿一天可能需要喂8-12次甚至更多。随着宝宝长大,胃容量增加,喂奶间隔会自然延长。记住,母乳喂养的核心是“按需喂养”。
Q4:月子里奶水感觉不够,可以加喂奶粉吗?
A: 最好避免。
这里想特别强调,分娩后尽快开始喂奶(如1小时内)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。如果在产后1-2天内成功进行首次哺乳,通常之后母乳喂养会顺利很多。
很多新手妈妈担心月子里奶水不足,宝宝吃不饱,于是想先喂点奶粉。其实多数情况下这是不必要的担忧。只要妈妈适当多喝水、喝汤,让宝宝勤吸吮,单次喂奶时间尽量长一些,通常能满足宝宝需求。
总之,不建议轻易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添加奶粉,坚持纯母乳喂养非常有益。
Q5:如何判断宝宝喝饱了?我的奶水到底够不够?
A: 看体重和排泄量。
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、体重增长正常、每次喝奶后看起来满足,基本可以判断母乳喂养是成功的。
宝宝出生第一个月,通常每天至少小便6次、大便3-4次。之后大便次数可能减少,甚至可能隔天或几天才一次。只要大便质地柔软,宝宝精神好,无需担心。
Q6:哺乳期不戴文胸可以吗?戴着实在不方便!
A: 建议佩戴。
建议从孕期就开始佩戴专门的哺乳文胸,最好选择有软性支撑且材质为纯棉的款式。乳房在孕期就开始发生变化,因此保养不容忽视。
Q7:我的奶太多,宝宝喝不完,挤出来的奶怎么储存?冰箱拿出的奶要加热吗?
A: 储存需注意细节。
多余的母乳挤出来后,如果是密封冷藏保存,建议在72小时内喝完,否则应丢弃。冷冻保存则至少可安全保存1个月,若有独立冷冻室,甚至可保存3-6个月。
冷藏母乳食用前应加热至室温(约20-22℃),冷冻母乳可先移至冷藏室解冻再加热。切记不可用微波炉加热母乳或配方奶。解冻后的母乳应在24小时内食用,不可再次冷藏或冷冻。
Q8:每次喂奶前都必须要清洁乳头吗?
A: 偷个小懒也无妨。
母乳喂养是有菌喂养,妈妈乳头及周围皮肤的需氧菌,以及乳管内的厌氧菌,对宝宝都是有益菌。过度清洁甚至消毒乳房是不推荐的。比如,用湿巾擦拭乳头或每次用清水冲洗,对宝宝可能弊大于利。
个人建议:要么做个“懒妈妈”,抱起来就喂;要么喂奶前用湿毛巾简单擦拭一下即可。
Q9:宝宝总是吐奶,是不是有问题?该怎么办?
A: 多数情况是正常的。
吐奶或溢奶是新生儿常见现象。大多数情况下是生理性的,无需特殊处理,随着宝宝长大会自然减少。
每次喂奶后及时拍嗝可以减少吐奶次数。对于易吐奶的宝宝,喂奶后尽量保持直立姿势半小时再躺下。睡觉时,最佳体位是躺在有15-30度倾斜度的床垫上(不仅是抬高头),身体可半侧卧,但避免左侧卧,以防诱发呕吐。
只要宝宝吐奶后没有不适、精神状态好,一般无需过度担心。
Q10:乳头上有小白点,一碰很痛,这是什么?
A: 当心乳腺堵塞。
如果宝宝喝完奶后,仍感觉乳房内有硬块,且喂奶时乳头有刺痛感,妈妈们要注意了。先检查乳头是否有小白点,如有,说明可能存在乳腺堵塞。
个人经验:可用消毒过的针头小心挑破小白点,然后用手挤奶方法排出硬块中的淤积奶水。也可尝试让宝宝多吸吮。若无效,建议就医。
Q11:都说母乳最有营养,那还需要补充鱼肝油或DHA吗?
A: 补充维生素D即可。
母乳营养丰富,但唯独维生素D含量较低。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生后约15天起,就可开始补充维生素D,每天400国际单位(可用纯维生素D制剂或鱼肝油替代)。无需额外补充DHA,因为DHA最初就是从母乳中发现的,母乳本身已含有。
Q12:母乳宝宝需要额外喝水吗?
A: 通常不需要。
母乳和配方奶中大部分都是水。6个月内未添加辅食的宝宝,在无特殊情况下(如发烧、尿黄等),一般不需要额外喝水。过多饮水会增加婴儿肾脏负担。
世界卫生组织对纯母乳喂养(exclusive breastfeeding)的定义是:只给孩子喝母乳,除药物、维生素、矿物质滴剂外,不喂任何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。
也就是说,要做到宝宝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,不仅不能添加辅食,连水、果汁、蔬菜汁等都不能喂。
Q13:我感冒发烧了,还可以喂奶吗?能吃药吗?
A: 不必硬扛,该用药还得用。
妈妈感冒后若未用药,戴口罩继续喂奶即可,宝宝还能从乳汁中获得抗体。如果生病必须用药,应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。有些药物对宝宝影响不大,可以继续哺乳。
哺乳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相对安全药物包括:
感冒: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(用于退热)
湿疹:莫米松、丁酸氢化可的松(短期、小面积使用)
便秘:开塞露、乳果糖
过敏性鼻炎:布地奈德鼻喷剂、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
腹泻:蒙脱石散、口服补液盐、益生菌
感染:阿昔洛韦
乳头咬伤:羊脂膏,或金霉素软膏、莫匹罗星软膏(外用,喂奶前需清洗乳头)
Q14:得了急性乳腺炎还能喂奶吗?
A: 除非很严重,否则继续喂。
如果乳房发红、有肿痛的硬块,并伴有低热,很可能是急性乳腺炎。此时应坚持哺乳,这有助于疏通阻塞、缓解肿胀。两次喂奶间可用冷敷进行物理治疗,直至红肿缓解。
如果是化脓性乳腺炎,建议暂停哺乳,积极治疗,但仍需定时挤出乳汁,保持乳房排空。
Q15:宝宝一吃完就拉大便,这有问题吗?
A: 不用担心。
很多宝宝有喝完奶就排便的习惯,妈妈们无需过度担心。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糊状,可能带点奶瓣、酸味,甚至有点黏稠,这都是正常的。大便偏稀、带泡沫、排便时排气等也无需过多干预。
只要宝宝进食、生长正常,精神状态好,就没必要人为干预或用药。
Q16:哺乳期间要特别忌口吗?饮食上要注意什么?
A: 没那么多讲究,均衡最重要。
哺乳期饮食确实无需过于严苛。只要不过量食用容易回奶或过于寒凉的食物即可。最重要的是均衡膳食,不偏食,荤素、水果蔬菜都要摄入,建议每周食物种类尽量丰富多样。
Q17:我怎么一直都没有涨奶的感觉啊,是奶水不够吗?
A: 不一定。
有些妈妈整个哺乳期都很少感觉涨奶,但宝宝生长良好,说明奶水是足够的。尤其是在产后约3个月后,乳汁分泌会与宝宝需求达到供需平衡,涨奶现象会明显减少。
Q18:来例假那几天还能喂奶吗?都说来月经后奶水就没营养了,是这样吗?
A: 当然可以,别听信谣言!
请记住,来了月经照样可以喂奶。月经期间,哺乳妈妈的奶量可能会有所减少,乳汁成分(如蛋白质、脂肪比例)也可能略有变化,这可能暂时引起宝宝消化不良,但这只是暂时的,对宝宝无害。
无论经期前后,妈妈都无需停止喂奶,也不用担心月经会影响正常的哺乳。
Q19:我的奶有点清淡,像水一样,婆婆说没营养了,让我加奶粉,怎么办?
A: 千万别加!
外观清淡的奶水不一定营养差,只是成分不同。每次喂奶时,先出来的叫前奶,通常较稀,富含蛋白质和水份;后出来的叫后奶,较浓稠,富含脂肪和能量。前奶解渴,后奶提供能量。
最好让宝宝每次都能喝到前奶和后奶。
与牛奶、配方奶相比,母乳的营养素种类、搭配比例以及抗体等,是其他奶类难以比拟的。
Q20:刚喂完奶没一会儿宝宝就哭了,再喂的话他没吸几口又不要了,这到底是吃饱了呢还是没吃饱?
A: 也许只是吸吮需求没满足。
这种情况不一定代表宝宝没吃饱,可能只是他的吸吮需求还没得到满足。这时,一个安抚奶嘴或许就能满足他。当然,如果宝宝喝奶后仍持续哭闹,对于小月龄宝宝,需要考虑是否是肠绞痛。
Q21:好想去烫头发啊,但都说哺乳期间不能烫发染发呢,那化个妆行吗?
A: 哺乳妈妈也要美美哒!
个人倾向于崔玉涛医生的观点:烫发剂、染发剂等通常不会通过乳汁被宝宝摄入,不必过于担心。烫发、染发、美容、化妆、纹眉、纹身等,一般不影响母乳喂养。
只要避免宝宝直接舔舐刚烫过的头发或化了妆的面部,就没问题。漂亮的妈妈哪个宝宝不喜欢呢?当然,如果你仍然很担心,那可以暂时忍耐一下。
Q22:宝宝最近一个礼拜才大便一次,也没有不舒服,大便也软软的,是便秘吗?
A: 很可能是“攒肚”。
随着母乳喂养普及,有些宝宝几天甚至15天不排便,但并无痛苦表现,排出的大便仍是黄色软便,无硬结,量也不多,这种现象称为“攒肚”。它通常发生在2-6个月大的宝宝身上,是因为宝宝消化能力增强,能充分吸收母乳,产生的食物残渣不足以刺激排便。
“攒肚”与便秘的区别在于大便性状,此外,“攒肚”排便时无痛苦,排出量不多、无硬结等。
Q23:宝宝突然不爱喝奶,喝几口就不要了,真急人!
A: 可能是“厌奶期”到了。
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,从出生开始每天吃同一种食物,一段时间后可能会产生厌恶喝奶的情况,这就是“厌奶期”。多发生在4-6个月大时。
厌奶期表现为奶量暂时减少,胃口不佳,但宝宝发育正常,活力很好。通常一个月左右会自然恢复食欲。
Q24:想给宝宝断奶,有啥诀窍吗?
A: 记住以下几点:
1. 时机: 春秋两季是断奶比较适宜的季节。
2. 前提: 最好等宝宝已经正常添加了辅食之后再考虑断奶。
3. 过渡: 断奶前让宝宝适应使用奶瓶喝水或母乳。
4. 方法: 先从断掉一顿母乳开始,若改喂配方奶,可让家人代劳。
5. 过程: 随着喂奶次数减少,奶水分泌会相应减少,直至完全回奶。
6. 禁忌: 切忌使用涂抹辣椒水、苦瓜汁等强制手段。
7. 避免: 不能突然断奶或妈妈突然消失几天,这对宝宝心理冲击大。
8. 原则: 断奶应循序渐进,切忌操之过急。
Q25:母乳喂到什么时候最好呢?有人说6个月后奶水就没营养了,是这样吗?
A: 请坚持!
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,喂养时间越长,宝宝获得的益处越多。世界卫生组织和众多专家建议:6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,并鼓励妈妈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时间,至少哺乳1年或更久。
结语:
对于新手妈妈来说,哺乳的过程确实像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坚持就是胜利!也许你会遇到很多困惑和难关,甚至因为家人的不理解或缺乏科学知识而受到干扰。但请一定不要轻易动摇继续母乳喂养的信心。
有时候想想,再怎么坚持又能喂多久呢?最多一两年而已。母子间这样肌肤相亲、紧密相融的时光,是以后再也难以复制的宝贵经历。
我的奶我做主!母乳妈妈,加油!